随着中国自动驾驶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和核心硬件成本的快速下降,曹操出行的Robotaxi(自动驾驶出租车)业务布局正在全面提速。公司计划于2025年底推出L4级定制车型,并目标在2027年实现规模化运营,旨在抓住2035年规模预计达1.6万亿元的中国Robotaxi市场的巨大机遇,此举可能从根本上重塑网约车行业的竞争格局。
政策层面已释放出强烈支持信号。2025年发布的《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办法(修订版)》实现了关键突破,首次允许L4级车辆在特定试点城市开展全域商业化运营,并取消了“安全员强制随车”的要求。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更是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具体目标,计划到2027年开放5000公里测试道路并实现L4级载客量突破600万人次。这为Robotaxi的大规模落地扫清了制度障碍。
与此同时,技术成本的下滑为商业化盈利带来了曙光。激光雷达、计算芯片等核心硬件成本的快速下降,使得行业预测Robotaxi的单公里运营成本有望在2026年与传统网约车持平,迎来盈亏平衡的临界点。曹操出行在此领域已占据先机。其“曹操智行”平台自2025年2月上线以来,已在苏杭两地完成超过1.5万公里的测试。新一代Robotaxi车型采用吉利自研的冗余安全架构,并深度融合了卫星定位模块,实现了“硬件级集成”,确保了技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。
更为独特的是,曹操出行将其在定制车运营中积累的资产管理、能源补给(换电站网络)等核心能力复用于Robotaxi场景,将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。券商分析指出,Robotaxi的规模化将直接优化公司最沉重的成本项——司机相关成本与补贴,该部分目前占出行服务收入的80%。一旦实现,公司毛利率将迎来飞跃式提升。如果曹操出行能在2035年占据该市场15%的份额,仅Robotaxi业务的潜在估值就可能达到2400亿元,这无疑是其未来增长最强劲的引擎。